刘志成教授简介
 
刘志成,1955年生,黑龙江省五常县人,1973年参加工作,1975年10月—1979年7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79年8月—1980年8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83年6月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现任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委员、丰台区工委委员和首都医科大学支部主委; 所获奖励: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北京市优秀教师(2004)、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4)、首都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职工(1994)、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988)等; 主讲课程:医用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普通物理学等; 教学改革:主持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等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7项,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20余篇; 学术任职: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理事、亚太地区医学物理联合会(AFOMP) 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生命科学研究》、《中华中西医杂志》、《北京生物医学工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编委; 校内兼职:首都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师资培养委员会、实验室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等委员; 科学研究:特色:瞄准高致残致死类疾病的临床基础和技术问题,按照基础与临床和工程与医学紧密结合的理念开展病因认识和防治手段的研究;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工程产品研发。主要研究工作:闭角型青光眼致盲机理的力学解释的系列研究先后得到北京市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基金和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基金等支持;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分析研究得到过北京市自然基金和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安全骨科器械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工程产品研发已经获得1项专利,两项专利正在审批中;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